第599页

建筑图纸、红砖窑、钢筋混凝土的一应事项都商议好后,刘鸿渐当即下令,军械所建筑队儿即日起,全面停工建造木质房屋,全力投入红砖混凝土房屋的建造。

离开军械所时,刘鸿渐顺带带走了玻璃工坊刚研制出的第一批十副老花镜,以及一大捆望远镜。

这玩意儿其实欧罗巴洲已经有了,只是大明……唉,说到底还是个理论基础的问题。

想到这儿刘鸿渐就犯愁,并非华夏人不够聪明、不够努力,千年的工艺传承全都让霸道的儒家给带跑偏了。

儒家把人分成三六九等,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读书读的什么书?

不是数术、不是物理化学,而是之乎者也四书五经,华夏从上到下,皆以匠人为耻,没有地位、没有收入。

饶是如此匠人们依旧靠着世代传承,把可怜的技艺传到现在,读书人看不起匠人不说,还从来不想身上穿的、手里用的、家里住的都是谁人所造。

真是端起碗来吃饭,丢下饭碗骂娘,两手不沾阳春水,除了之乎者也啥都不会,百无一用是书生真是一点都不过分。

华夏的技艺只靠师徒口口相传,大多数时还都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若是那种一代单传的,一旦除了意外人一挂就成了绝学。

许多关于化学上的贡献,竟然是炼丹的牛鼻子老道捣鼓出来的,而且他们可不是为了研究化学,炼丹也不过是为了满足统治阶级、富人的需要而已。

真是讽刺。

唉,等忙完了手里的紧要事,一定得着手办座工学院了,华夏的技艺不能止步。

刘鸿渐骑在马上,后头两个大个子,刘虎抱着一捆望远镜,刘豹抱着一大盒子老花镜,这是刘鸿渐要送进宫里的。

这些小玩意儿虽然不值钱,但用处却是极大,朝廷里那些上了岁数的官员大多是老花眼,按刘鸿渐的推测,估计崇祯大叔的老花眼也不轻。

这厮为了大明太拼了,眼睛早便不好使了。

新东西的推广由上而下,朝臣便是最好的推销员,只要宣传开来,军械所便又能多一处进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