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没经历过腥风血雨,如果是崇祯大叔在这儿,哪里还用得着他来当这排头兵,估计大叔一声令下这些官员早便卖红薯去了。
其实这与统兵打仗的道理是一样的,和平是求不来的,只有刀锋下一较高低方能以战止战。
朝廷也一样,你朱慈烺越是担心朝臣们玩忽职守、甚至递交辞呈,这些官员就越会依次来作为筹码,更加肆无忌惮。
解决此方法的只有一个,以暴制暴。
你们不是自持朝廷离不了你们吗?那就试试吧!
本王就叫你们瞧瞧,离了你们,这地球照样转。
他从来不信大明会缺乏当官的人,以前不信,现在不信,以后也不信,即便是四百年后,他依然不信。
“勿需急躁,此事臣心中有数,改制之事本就阻力重重,个中得失早在讲武堂时臣已经讲明白,如今剑已出鞘,万不可前功尽弃。”刘鸿渐见朱慈烺沉默不语,鼓励道。
“刘兄,朕相信你,父皇不会看错人,刘兄放开手去做便是。
即便天塌了,朕也不会推脱责任,就像当年的父皇一样!”
第689章 泼粪水
说朱慈烺仁慈也好、妇人之仁也罢,谁叫崇祯只顾着忙活国事,愣是没剩下多少儿子可供选择,还早早的立了朱慈烺为太子?
崇祯其余的几个还健在的儿子中,老三定王朱慈炯心术不正被发配到了东北行省,老四永王朱慈照虎头虎脑的喜欢干架,也不合适。
剩下的便只有朱慈烺。
不过朱慈烺或许有些优柔寡断,但却有一个极好的优点,万事喜欢向他的老爹崇祯看齐,并对劳动模范老爹的嘱咐深信不疑。
刚才的话倒也是朱慈烺的心里话,他毕竟经历过大明最困难的时刻,知道在那时他的父皇便是靠着刘兄渡过的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