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陛下走,听陛下话,走致富路’。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
……
没看出来,张国兴还真是有两把刷子,刘鸿渐一一看完后强忍住笑意心道。
这第一条一对夫妇至少生三个孩子,其实是朝廷鼓励生育,去岁户部按照刘鸿渐的提议完成了人口普查,大明经过数十年的内乱、瘟疫、战争,户籍在册的人口约有六千多万。
虽然在这时已经是超级人口大国,但刘鸿渐却不是很满意,按照目下大明的发展速度,以后需要更多的人口来完成那个宏愿。
张国兴这标语让刘鸿渐发笑的另一个原因,他总觉的这标语有点熟悉,因为小时候他在墙上见过,只不过那时候墙上写的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
之所以标语的名义都是以小朱,而不是以朝廷,也是刘鸿渐曾经与张国兴商量好的,大明以后走帝国主义,皇帝自然不能受臣属太多束缚,这必然要拉拢百姓的力量。
这些标语乍一看简简单单,可却更容易让本来见识就不多的百姓们理解,时间久了,这种潜移默化的力量将变得格外强大,天下万民就是朱慈烺的强大后援团。
想改变以往儒家掌控天下舆论的劣势,此计甚妙。
一句话,内厂牛逼!
第749章 有妻如此,夫复何求
从白沙村到安平镇,不过两刻钟功夫,一路上刘鸿渐只标语就看到了不下二十副。
其实这也算张国兴玩的心理战,这些百姓们虽然不大识字,但只要各村的村正明天反复教习,这些人即便是忘性大,只要走路时看到这些标语马上就会想起来,真真是强行灌输思想,强行淡化朝廷和儒家。
还没到安平,泉州知府便亲自赶来相迎,一路上自是嘘寒问暖喋喋不休。
如今泉州的主官道在秦家兄弟的主持下已经率先修成了水泥路,这让刘鸿渐十分满意,顺便还问起了京广线的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