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4页

“皇上若想教孩子识字,大可以在宫中啊,朝堂上那么多大臣,如果听说皇上要给皇子们找老师,不知道有多高兴呢!”秦贵妃不太理解的道。

大明的皇子向来都是在宫里接受有才能的大臣们的教育,即便是需要侍读也多是从亲王、郡王家里找同龄的孩子还充当。

何曾有过让皇子去外边跟别人一起读书,且不说西山距离皇宫足足有二十里路,真那样的话,岂不是皇子成了侍读了吗?

这有违祖制呀!

“你不懂!”朱慈烺不屑的道。

……

第863章 至少曾经拥有过

在这一点上,朱慈烺确实是发自内心的鄙视,他甚至都懒得与秦贵妃讲原因。

想让安国郡王将孩子送到宫里给他的儿子当侍读,门儿都没有!

朱慈烺心里清楚的知道刘鸿渐是什么脾气,也算是跟着父皇和刘鸿渐好几年,他到底是明白了点味道来。

在他看来,安国郡王并不是讨厌繁琐的规矩、厌恶勋贵,如果非要去形容一下的话,可能在他看来,他的孩子并不比皇家的孩子差吧。

如果刘卿不想,即便是他以皇帝的身份来压迫,估计也没有丝毫的用处,一直以来都是如此,所以朱慈烺压根就没想过召刘鸿渐的孩子来宫中陪读。

而朱慈烺又十分看重自己那些孩子的教育,这也得益于刘鸿渐的言传身教,良好的教育才是孩子的未来,家庭如此,国家也如此。

既然无法让安国郡王的孩子来宫里接受教育,那么何不自己找上门来呢?

他可不信刘鸿渐会拒绝,也不信刘鸿渐不想法子努力去教,最重要的是,倘若他的孩子能从刘鸿渐那儿学到哪怕一半东西,就足够继承祖宗的基业了。

至于祖制,大明若是一直遵循祖制早就亡了,安国郡王若是遵循祖制,那他就不是安国郡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