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4页

若是金人进犯来州城,自己的丈夫怕是真的不会撤退。

赵桓一看朱琏有化身泼妇的危险,赶忙解释道:“皇帝御驾亲征有好有坏,拿下辽阳,肃清朝野恶习,都是极大的收益,这份巨大的收益,大到朕必须去做。”

“同样,若是战事本就不顺,朕若是从来州跑了,朕登基以来,这做的一切的一切都白费了,士气崩溃,大宋军队四散而逃,金人追杀大宋军卒,辟地千里。”

“所以朕不会退,也不能退。”

“而且你真的以为我骗了宇文虚中吗?”

朱琏一脸迷茫的看着赵桓,不解地问道:“他不是让官家保证,会撤退吗?官家不是也保证了吗?他就同意了吗?”

赵桓摇头说道:“他让朕保证会撤退,其实是让朕安排好后路,那显然最好的后路就是留下遗诏啊。”

“他那个人,在金国从上到下骗了整整七年,你觉得朕能骗得了他?”

朱琏脸色变得有些苍白,这些忠臣能吏的眼里,大宋的利益是第一位的,皇位上的皇帝,反而排在了后面。

“官家不能不去吗?”朱琏不甘心的问道。

“不能,这是一百六十年的唯一一次纠正的机会了,失去了这次的机会,就再没有了如此天赐良机来帮朕梳理朝堂不正之风了。”赵桓非常笃定地说道。

重文轻武,赵桓已经用了最大的能力去纠正。

包括了出《三国通俗演义》,出三国杀,办邸报、小报宣传大宋英烈事迹,这都是舆论上的手段。

建立了忠魂祠,写了忠魂铭,设了昭勋阁,从一而终的确立了军功爵均田新兵制,这是制度上的手段。

朝臣们现在鼎力支持自己北伐,完全是在燕云十六州的巨大胜利之后,大宋获得了庞大的田产、矿产、财帛。这才用最大的力度支持自己的北伐。

一旦辽阳之战打输了,那大宋还会变成过去的模样。

文武掣肘,文臣、百姓、宗族、商贾等等人群,质疑作战的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