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二院的院长办公室,代表县政府看望慰问了正红爆竹厂的受伤工人后,杨杰没有回县里复命,而是让杨小君带着他回到了浯河工业开发区的工地指挥部。
陈清一和钟建华都不在指挥部,留守指挥部的管委会工作人员,见杨杰来了,纷纷起身恭贺问好,众人脸上都露出兴奋的笑容,对杨杰的高升,大家都由衷的感到高兴,毕竟只有杨杰好了,开发区才能更好。
孙佳云与几名宣传部的干部,在工地指挥部坐着,同坐在办公室的还有青年报南江记者站的站长钱李,至于央视的记者陈书晴,这会不知道是不是带着摄影记者到工地去了。
杨杰走进办公室,见孙佳云和钱李都在,笑着上前打招呼。
钱李或许知道一点杨杰的背景情况,对杨杰格外的客气热情,“杨县长,恭喜高升,您24岁就做了副县长,还是县委常委,已经打破南江省最年轻处级干部的记录了吧!”
“钱站长就别在捧我了,现在我已经够显眼了,全国人民的眼睛都盯着我,一举一动都不敢有任何闪失,否则的话就会被群起而攻之,给小弟一条活路吧!”杨杰双手抱拳,对钱李苦笑着说道。
钱李闻言哈哈大笑出声,杨杰这样的年轻人,竟然不爱出风头,这倒是跟其他人格外不同。
作为被上面树立起来的典型,杨杰无疑有着众人所羡慕的一切。英俊帅气的相貌,健硕结实高大的身材,聪颖灵活的头脑,以及过人的能力和运气。让他初入社会刚入体制就崭露头角,接着在多个岗位上都表现出极强的个人能力和领导能力,是天生吃公务员这行饭的人才。
作为优秀的年轻干部,年仅24岁的杨杰虽然是党员,但也是从共青团的一员成长起来的。上面要把杨杰塑造成年轻干部的榜样,青年报才会派钱李亲自来浯河调查采访,作为典型来宣传的杨杰,自然不用担心会被摸黑捧杀,在舆论被严格管控的国内,杨杰所说的情况,暂时不可能出现。
第二百二十八章 意料之中的阻力
“孙部长,陈记者到工地去了吗?”
杨杰跟钱李打了个招呼后,看向孙佳云,问起央视记者陈书晴来。
孙佳云闻言笑着点了点头,这几天陪着陈书晴到县里拍摄了不少新闻素材,其中经济开发区和工业开发区拍摄的最多。
陈书晴可不是一般的新闻记者,她是一套新闻联播节目的记者,到浯河来采访是台领导亲自作出的决定,要求她正面积极的宣传浯河及杨杰,正因为如此,她才会到浯河各地采访拍摄素材。
浯河县在建国后还没来过国家级的电视新闻媒体记者,陈书晴可以说是第一位,又是正面积极的宣传浯河,对孙佳云这个宣传部部长来说,自然是一个与国家级媒体记者拉近关系的宝贵机会。
正因为如此,孙佳云才会每天跟着陈书晴和钱李他们,即代表县委县政府欢迎配合记者同志的工作,又能借此拉近私人关系,以后这些可都是他的人脉资源了,对他在宣传部门的工作,有着极大的帮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