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性项目余额占gd的平均比重,除开华夏的08和台岛的29外,其余南洋各国都为负数,其中太国最高为-72,大马为-64。菲国为-46,这已经很能说明问题。
除此之外,sav储蓄率,dgd外债占gd的比重,srev短期外债占外汇储备的比重等重要经济指标,南洋各国包括东亚寒国在内的五个国家。风险程度已经远远高于正常值。
特别是srev短期外债占外汇储备的比重,其中太国占到10446,印岛国占到17546,寒国占到14291,菲国占到8577。南洋各国对短期资本的直接控制不够,以台岛为例。台岛的外债约占gd的10左右,但南洋四国和寒国的外债负担却远远高于了这个比例。
其中太国达到了gd的50,去年短期外债占全部外汇储备的比重,台岛为百分之21,而寒国却达到了百分之203。面对巨额的国际资本流入,以上五国采取了盯住名义汇率,同时通过货币政策对冲以保持国内通货的稳定性。
但对冲引起了名义利率的上升。反而加剧了资本的流入……”台上的专家,通过黑板上的表格数据,形象而又细致的进行了具体分析对比,以论证南洋金融危机爆发的可能性以及影响幅度,同时作为未来华夏经济发展的借鉴资料。
杨杰认真听着台上专家的讲述,通过详细的经济指标对比显示,南洋四国及寒国目前经济发展存在极大的问题,这些问题在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中的这十年经济大发展中迅速积累,并到了即将整体爆发的程度,风险已经无法控制。
那名专家通过经济数据等方式。形象的作出了一翻讲解汇报后,赢得了台下众多专家的掌声,其实这些经济指标数据,主要麻烦的是在信息统计上,在座的诸位都是全国经济金融界的大才。只要有这些数据,都能形象的分析出来。
不过自己会分析是一回事,从众多数据资料中测算实际比值,然后详细统计分析,得出具体结论,这个工作繁琐而又枯燥,就从这一点,台上那名专家都能获得众人的鼓励掌声。
会议室主要用来交流讨论,大家一周相聚一次,总结汇报一下自己小组一周来的研究分析结果。
从这些蕴含危机的国家吸取失败经验教训,借鉴他人的错误来避免华夏未来发展的道路不走歧途,这不仅对经济学家有重要的学术研究意义,对国家未来的经济发展也有极大的参考警醒意义。
台上又走上去一位专家,杨杰一见之下,心中暗自一惊,台上那个专家杨杰认识,是燕大金融学院的院长,华夏国内著名的金融学家陈丙辰,他在华夏金融界很有影响力。
“大家好,下面由我向大家介绍一下我们小组上一周的分析结果,希望在座的诸位专家,能斧正点评。”简单的开场白之后,陈丙辰抑扬顿挫说道:“众所周知,七十年代中期以后,拉美国家曾经一度采用的进口替代战略被证明为无效之后,东亚国家普遍采取了出口导向性的经济模式。
但南洋数国及寒国政府往往为了追求短期的经济增长,而实施种种不恰当的宏观经济政策。拉美国家财政赤字货币化的做法被广泛认为是不可取的,于是以上数国政府政策也就转而采取了间接或直接干预金融系统的方式。
例如寒国直接干预资金的产业配置,为银行的国际融资提供显性的或隐性的担保。而太国则对于金融自由化管制失当。
此外,固定汇率制相当于为外资流入提供了隐含的保险,加剧了资本的内流。
资金的配置不当,将资金投入到房地产市场形成泡沫,或者支持无效率的产业扩张,损害了以上几国的出口竞争力。为维持经济增长,又不得不进一步举借外债,最终致使金融系统十分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