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柳成龙向林延潮道;“多谢上使提醒,柳某这就回国向国主,世子回复。”
说完柳成龙就要跨马而上,但靴子踏上马踏时,柳成龙突停下动作对林延潮道:“上使,听闻上朝吏部正堂空缺,朝野之中属公最为众望所归!公何不早日……哎,柳某多嘴了。”
林延潮当然听说了顾宪成没安好心推自己为吏部尚书的事,但自己想也不想就知道这不可能,王锡爵肯定不会让自己回朝给他心底添堵,至于天子也不会将这大宰冢的位子授予他。
不过林延潮倒是没想到消息传得连朝鲜方面都知道了。林延潮在柳成龙面前表示毫不知情地道:“竟有此事?林某消息鄙陋,多谢柳相相告了!”
柳成龙点点头,当即扬鞭而去,而林延潮也是目送对方离开。
而就在柳成龙离去后,李如松禀告倭军派使者主动请求议和。
倭军提出的要求是明军立即停止追击倭军,对于这样可笑的要求李如松当然是拒绝的。
不过倭使还是送至车辇馆,这一次倭军派来的使者是三人,两位是老熟人玄苏,内藤如安,还有一位则是原大明行人司行人陈行贵。
林延潮一听闻消息,立即令李如松停止进兵与倭军对峙。
而三名倭使也行至了车辇馆。
林延潮站在车辇官的大蟠松前,目眺远方。
陈济川最知林延潮心意即跟在他的一旁。
林延潮叹道:“吾与行贵一别四年多,没料到再度相见竟是在异国他乡。”
陈济川也知林延潮与陈行贵从年少时相交,这份同窗之情十分可贵。
但陈济川仍道:“老爷,事隔四载,难免物是人非。这人在异国他乡久了,不知是否会有异心啊,这不可不防啊!”
林延潮闻言转过身来,他点点头道:“是有这个道理,几人能如苏武牧羊坚守十九年。不过我想过他不会使我失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