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什么好呢?“服装界的春天就要来了,咱们就像一只先行报春的燕子,春燕,这个名字怎么样?”春燕春燕,有点意思,可又觉得有点怪怪的,想了想,董洁自己否定了,“不好,再想想吧。”
“青春,怎么样?这个名字听上去够敞亮。”
哎,董洁叹气,大山起名字的水平几年如一日,没多少长进呢。这两字最近两年是比较流行,叫起来也算琅琅上口,可是青春牌青春牌,再过十年,这名字听起来会有好土好土的感觉,她可不打算自己竖起来的牌子昙花一现。
两人讨论大半天,最后拍板,新品牌就定为“金土地”。负责设计、制作和销售的人,都是农家走出来的孩子,农民对土地的感情最为深厚,这个名字,既包含了它的来历,也蕴涵着大家对美好未来的殷切期盼。
虽说这年头,衣服这东西,正处于完全的卖方市场,可以算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但董洁事先仍然一再要求,销售的时候,要提供微笑服务。
百货公司的售货员,这时候那是相当吃香的工作,可他们的服务态度,却越来越被人诟病。有人在报纸上撰文抱怨说,过去的店员对顾客都会有礼貌地问:“您要买点什么呢?”现在则改为说:“你要什么?不许挑,不要就算了。”尤其是北京人,服务态度之恶劣到了举国尽知的地步。
这种苦,大山感同身受。陪同董洁去选原料的时候,他也算是扎扎实实领略了个透彻,如今自己做销售方,当然要在这一点上多加注意了。
凡此种种,金土地从面市那天,就注定了它红火热销的前景。压轴的两件风衣,为了多留住两天压场,尽管他们特意订了个有点离谱的价钱,还是在第二天就被人买走了。其余的衣服,也是当天上市,当天被抢购一空,他们的生产力远远抵不上人们热情的购买力。
卖出的衣服,他们采用明码标价,不二价,这样容易结算,账目清楚。现在还没有计件工资一说,赵杰回乡招人前,三个人碰头,就工资待遇问题商量了多半天。最后初步订下保底每月二十元,每做出一件衣服,会有一定的提成奖励。卖出的衣服也和销售人员的收入挂购,这样能最大限度调动起人的劳动积极性。
自打第一天销售开门红,晚上的庆祝酒席上,大山宣布并解释清楚提成这件事,欢呼声差点没把房顶掀翻。
农村人,能吃苦,为了挣多一点钱,她们自觉加班加点,恨不得一天二十四个小时都不用休息。睡眠时间被压榨到了极苛刻的地步,连吃饭上厕所都是一溜小跑。
季节变换与潮流更迭,使服装业成为永不衰落的朝阳产业。服装行业巨大的市场空间及投资回收期短、回报率高的优势,使投资者趋之若鹜,80年代开始的服装批发零售业,成就了内地最早一批富商巨贾和产业骄子。
而现在,作为先吃螃蟹的先行者,大山和董洁都尝到了丰收的喜悦。
每天晚上,大山固定的工作之一,就是在灯下数钱。
数钱的感觉很幸福,虽然不会再像第一次那样激动和震憾。
在收支本上记下数目,把钱放进抽屉。“唉!”他长长呼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