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新房布置的,硬是要得,嫂子不愧是在大公司做经理,瞧人家这眼光,又大方又高雅,这屋子弄的,北京大饭店的高级套房也不能比嘛。”
“啧啧,这得多少钱砸进去?就这摆设,我们靠死工资过日子的工薪族可不敢想。”
“嫂子人长的漂亮,又能干,鹏飞,还是你小子有福气,让人羡慕死了……”
同事的恭维一方面给邱鹏飞带来极大的满足感,同时也让他有一种异样的别扭感。他嘴里客套着,心里却在暗暗发誓:一定要好好工作,做出个样子来,最起码,不能让人小瞧了,说他挣的没有老婆多靠老婆吃饭,这是关乎到男人面子的原则性的根本问题。
婚宴摆在一家比较高档的酒店。请的都是新郎新娘双方相熟的亲友,人不算很多。邱鹏飞是唐山人,家里还有个哥哥,已经成家,和父母生活在一起。选择在北京摆酒席,是他和陈雪商量后共同做的决定,把父母接来,趁着天气好,在北京玩几天,就当旅游了,他们两个工作都忙,约定年底再回双方的老家认亲。
大山和董洁坐的这桌,都是老朋友。
赵杰和杨翠花带着儿子,常亮、陈秀秀抱着女儿也是一家三口,黄盼弟和丈夫,加上姜红叶和张牧,不算小孩子,正好十个人。
安排酒席名单时,陈雪考虑到这帮老朋友很久不见了,特意把他们放在同一桌,不去讲究男女分席的传统。
大山在来宾名单上看到陈学敏夫妻的名字。广东造假风波后,夫妻两个清偿了罚款,虽说没有背上一屁股债,但多年努力已经付诸东流。他们尝到了自己做生意的甜头,不甘心两手空空回家乡清苦度日,就从陈雪那儿借了一笔钱,换个地方,接茬干个体。到底也是捱过苦日子的人,辛苦些手脚勤快些,如今终于缓过口气,和从前风光不能比,勉强也算过上了小康生活。她们是本家姐妹,陈雪又帮了陈学敏的大忙,于情于理,这个婚礼都要出席。
她夫妻两个没有与大山和董洁坐在一桌。这倒不是陈雪怕双方仍有心结,实是这酒席不多不少正好是十人桌,大山这桌十个大人加上两个小孩子,想挤也挤不下了。那十个人,哪个与陈学敏对换都不妥,索性两下里分开坐。
这一桌客人,可以说提前奔小康了,属于那种日子过的很滋润的人。杨翠花退居二线,身上的责任没那么重,就有更多的精力关照老公和孩子,赵杰的餐饮业越做越顺,上档次的酒楼连开了数家,与大山沟通后,准备连手向沈阳外的地域扩展。
常亮从集体企业转入仕途发展,他脑袋瓜活,经赵杰帮忙介绍,辗转跟市里几位领导攀上关系,妻子做了集体企业的厂长,成为他的贤内助,如今他的仕途之路越走越顺,也算是前途比较看好的青年才俊了。见到他,董洁第一时间想到的,却是很久之前,听闻他在外面风流的往事。虽然她来自更思想更开放的时代,但骨子里是很传统的一个人,感情没有定下来,男欢女爱怎么着都行,那叫做个人隐私或者说是选择自由。有了家庭,特别是对伴侣口口声声说爱的情况下,却控制不住男性的原始本能,这样的人,她无论如何都不喜。
不知道现在他还会不会在外面出轨呢?大家都忙,一年下来,只能抽空打几个电话。倒是没有听陈秀秀抱怨过,或者他瞒得好?看上去挺合睦,夫妻两个时不时笑着附耳说话,老夫老妻了,常亮还是会像从前一样,给老婆挟菜,一边抱着女儿,很细心的剔骨去刺,喂女儿吃饭。而陈秀秀面色红润,很幸福的样子。
“他们过的很好。”
大山明白董洁的心思,在桌子底下握握她的手,冲她点了点头。常亮是一个顾家的男人,无论他将来会不会变,变成什么样子,至少这一点不会变。
“老人家常说,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好看。说的真好,小洁都长成大姑娘了,秀秀姐,你瞅瞅,小洁现在长的多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