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晚上,他们尝到了最鲜美的狍子肉,乡亲们捧出自酿的米酒。米酒飘香,嗅之欲醉!大山尝过国内国外各种美酒,这米酒相形之下,实在不值一提,但此刻偏偏却觉得其味最为醇厚悠长,因为其中有浓浓的乡情。
为了让他们早些歇息——第二天要赶路,村人早早散去。大山烧得一锅热水,亲自给董洁洗头。
然后在满天星的夜空下,拿出梳子给她梳头。
董洁轻声道——
绾青丝,挽情思,任风雨飘摇,人生不惧。
浮生一梦醉眼看,海如波,心如皓月,雪似天赐。
你自妖娆,我自伴。
永不相弃!
第三百零五章 二去青岛
大山和董洁一行五月底才回到北京。
从山里出来,他们先去了沈阳。
拜会了陈老爷子和丁老爷子、以及陈靖文、周灵等故人,然后视察了沈阳金土地服装厂。
赵杰南下广州——正值涉外宾馆入住旺季。杨翠花走不开,她要上班,又要带儿子。儿子已经是学前班最后一年,等夏天过后,秋天再开学就上一年级了。赵杰和杨翠花有感于自己没赶上好时候,肚里没多少文化,便在儿子身上寄托了很大的希望。
杨善明前年从医院退休,跟着又被返聘,每星期周一、周五和周日上午有个专家门诊。中医是这样子的,对医生从医的年限、经验比较看重,可以说越老越吃香,不像西医,对医疗器械依赖较重,年龄优势不那么明显。
他现在的工作,说清闲也清闲,说忙也忙。清闲呢,每周在医院加起来共十二个小时的班,每个上午四小时,一共三天。可有时候也非常忙,倒不是他自己在家开了私人诊所,只是他从医多年来,有许多经年的老顾客,其中一些人常来常往有些交情,有时不耐烦去医院排队,或是赶巧不舒服时他不坐班,往往找上门来。而且现在许多人有钱有闲,便十分注重平时的保养,常常慕名而来,请他开些中药或是配些补药来吃。
董洁在沈阳生活的那些年,没少劳烦他老人家,一来二去,使得杨善明与陈老爷子、丁老爷子成为交情不错的好朋友。到现在,杨善明基本上充当了两位老爷子的家庭医生,平日里有个头疼脑热、腰酸腿疼,就给开些中药调理。陈老爷子脾气倔,不喜欢吃药,尤其不喜欢喝一碗碗黑乎乎的苦药,但与丁老爷子隔邻而居,便总在他的逼迫下喝下肚去,为此在和大山通电话时,少不得时时抱怨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