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老太婆,简直就像护窝的母鸡,她哪只眼睛看到他对孩子们不满了?作为长辈,也不过是适时的敲打敲打。
自此,长辈们算是在农场住下了。
除了摆弄花草和疏菜外,几位戎马一生的离休老军人对骑马非常有兴趣。只要天气和身体许可,每天雷打不动是一定要骑一阵子马的,并且非常享受亲手照顾这些马的过程,包括喂食和给它们涮澡。
丁老爷子常常泡一壶茶,与韩父两个坐在水边垂钓。陈老爷子不是很适合这种耐心活,他宁可把这时间花在种菜上。农场这边有足够的土地让他发挥自己的这个爱好,同时亦有科班出身的工人可以请教。唐老爷子的老朋友们常常坐着小车上门拜访……
丁老爷子和陈老爷子的老伴先后去世多年,剩下两个老头子,常年斗嘴归斗嘴,养成了习惯,倒也是一乐。儿女各有各的工作忙,常年不在跟前,他俩非常喜欢农场的这种悠闲生活。三不五时,还能和董洁一起坐车去潘家园,享受沙里淘宝的乐趣。
池塘边的水榭,到底改成了私人会所。
没有挂牌营业,也就谈不上办啥手续,倒是正经做了一个牌匾。
名字是一群上了年纪的老人家讨论半天最后决定的,摒除了一个个透着文雅、花哨、修饰的漂亮名字,最后只选择了简简单单两个字:水榭。据说取其去芜存精、返璞归真之本质精髓之意。
字是唐老爷子的手笔。
他离休后,养成临摹和写大字的业余爱好。连着写了几十张,最后拣了个最满意的,请师傅做成醒目的牌匾挂上去了。或许没有办法跟书法名家的墨迹相媲美,却也算得上铁勾银划,字里藏锋,隐约透着一股锐气。
长辈们的老朋友常常过来拜访,偶尔也有人留下小住,盘旋几日。人工林那边的小木屋也就派上了用场。
正如大山预计的那样,有这帮老人家不喜闲人打扰的名义在,拒绝的借口容易说出来,许多人便也默认了。
马廓真的是受到一些人的大力欢迎。如此,会所那边,会员制的推行倒也顺利,一些曾经权重一时的老人义务揽过了筛选员的责任。几个非富即贵的人优先成了第一批会员,更多的人正在想办法加入进来,这个小圈子的前景和能量,初见端倪。
第三百三十九章 无题
时间过的真快——
林小芳每次静下心来,想总结一下近日的学业和心情,这句话总是第一个蹦进脑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