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页

大山买了辆车,专门作运水之用。

不过,这主意却是董洁出的。二十一世纪她在北京生活时,曾经去过玉泉山。那里每天都有人排着长队过去取水,很多人开着车从比较远的地方去,一次接数桶水慢慢喝。

那次她和朋友足足排了两个多小时的队才接到水。也看到很多住在附近的农家推着小车,上面摆着各种自家大大小小的容器来取水,据他们称:喝惯了玉泉的水,再喝别的水都觉得不好喝了。

当然,取水也不是免费的,根据容器大小不同收钱,市面上常见的桶装水、那种容器每桶五元。

现在当然就便宜的多了。

回想白天饮用的茶汤,丁老爷子赞叹道:“用玉泉水沏茶,色、味、香俱佳,确实非同一般。据说当年乾隆还讥嘲茶圣陆羽,说他对南方诸泉的评定颇为中肯,可惜他没有到过北京,不识玉泉水之佳妙。今晚是不成了,明天再冲茶,我可得细细品味一番才好。”

韩父韩母亦有此意,韩母同时笑道:“在这里生活就是好。水是玉泉山的水;菜呢,是自己种的没有污染的菜;水果不打农药,吃着放心;空气好,地方大……大山啊,你们这日子过的可真舒坦。”

“都是钱闹的,有了钱就开始讲究这个那个,什么污染啊农药残留啊超标啊,还净是些我们没听过的新词。”唐老爷子皱眉。

陈老爷子连连点头,也道:“咱们一辈子没讲究这些个东西,到现在还不一样活的健健康康的?老话怎么说的,不干不净吃了没病。这过日子也不能太讲究了,过头了容易生些富贵病。”

董洁摸摸鼻子,这话听着也有道理,她是不是犯了太过计较的毛病了?她从前还真养成习惯,去超市大多选的是绿色无公害疏菜。

大山握握她的手,辩解道:“爷爷,也不能这么说,过去种菜,用的多是自家养的猪啊鸡啊积下的粪便,也很少打农药。现在人们大都改用化肥尿素等农用肥,还常常打药除虫除草……水是生命的根本,这些都不是小事,该注意还是注意一些好。”

“喝,感情我们吃喝了一辈子的水,到你们这辈,还就成了对身体不好的东西了?”

“时代不一样了,孩子说的句句在理,你们这老脑筋也该换换了。你这老头子,净鸡蛋里挑骨头来了,大山和小洁为的还不是咱们好?孩子的一番孝心,不领情就算了,还说这种话?”

唐奶奶仗义执言道:“大山啊,甭理你爷爷,他们不领情就算了,这水咱们使,以后他们吃的喝的用的,照样换成自来水,省得他们一肚皮意见。”

陈老爷子连忙笑道:“哎呀,老嫂子,我们这不是好奇,一时多说了两句,哪里是跟孩子们生气?孩子们为咱们考虑,又是对身体好的事,谁还真个有意见是怎么着?”

唐老爷子喝完一杯水,自已取过水壶又续了一杯,以行动表明对孩子们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