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页

杨志远笑,说:“我一接到师兄的电话就赶来了,还好没有遇上什么堵塞。”

李泽成笑,说:“北京现在的交通还行,但我想如果不合理的布局,北京今后肯定会堵得一塌糊涂。”

然后一指杨志远,开始介绍,说:“这是杨志远,我的小师弟。”

大家笑着点点头,李泽成把身边的人一一介绍:于庆喜,一处副处长;李儒,二处副处长;张庆昂、胡子良,院长机要秘书,大家一一握手。

看得出李泽成和他们的关系都不错。大家握完手,于庆喜就笑,说:“志远,经常听泽成提起你,说你有闯劲,肯吃苦,重情义,早就想跟你结识结识,直到今天才有如此机会。”

杨志远被于庆喜说得有些不好意思,说:“这都是泽成师兄在抬举我,我哪有泽成师兄说得这么好。很高兴泽成师兄给了我一个认识于处长和在座的各位领导的机会。”

于庆喜笑,说:“志远,你用不着客气,今天坐在这的,都是朋友,没有什么领导不领导的,要不然,泽成也不会把我们都叫上。”

李儒也说:“就是,既然有缘坐在一起,大家就是朋友。志远你要是过于客气了,大家感觉反而生分了。”

杨志远一时有些为难,要知道在座的,不说官职,只说年龄,只怕都比自己要大,张庆昂、胡子良的年龄相对来说要小一些,但也都在三十岁左右,比自己要大好几岁,这称呼一事还真是颇费脑筋,他看了李泽成一眼,李泽成望着他一笑,点点头。

杨志远一笑,说:“那我今后就斗胆叫庆喜处长、李儒处长、庆昂兄、子良兄如何?”

大家一笑,说:“行,在没有更合适的称呼之前,就这么称呼算了,倒还不算生分。”

张庆昂说:“志远,你写给泽成处长的信,可都是由我们签收的喔,志远,你那钢笔字不错。刚劲有力,字体飘逸,你跟谁学的。”

杨志远笑:“还能跟谁,读大学的时候每天临摹庞中华的钢笔字帖。”

张庆昂说:“我上学的时候庞中华的字帖还没出版,但我也临摹过不少名家的字帖,但我现在的钢笔字还是没多大的长进。”

胡子良笑,说:“这练字帖一是悟性,二是动力。我读书的时候,文章写得不错,可字写得歪歪扭扭,上不得台面,我大三那年给一个自己心仪已久的女孩写了一封深情并茂的情书,那女孩心气挺高,一看我那字,信都没看,说:‘你先把字练好了再说。’我是卧薪尝胆、知耻后勇地苦练了一年,终于让自己的字得以脱胎换骨。”

李泽成哈哈一笑,说:“子良的钢笔字写得不错,原来还有这等典故啊。看来爱情是人类的原动力这话还真是有些道理,庆昂,你的字写得不尽人意,看来还是缺少了爱情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