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写了多少了?”沈宝兴来了兴趣,要知道,明报赖以成名的东西就是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要是没有武侠小说,任凭沈宝兴有千般的能耐,也未必能把明报撑到现在。
“没写多少,就写了一个前传和开头,最近比较忙,没有多少时间。”李明豹一边说着,一边又给沈宝兴递了新的稿子。
《昆仑·铁血天骄》?沈宝兴看着这个书名,就觉得很有味道,然后翻书一看,就看了进去,等到十二章书都看完了,才意犹未尽的说道:“要不是这稿子是在阿豹你这看到的,我还以为查先生又有新作问世了,这本书,写得很有风格,要不……就和《明朝那些事儿》一块儿发了吧。”
听到沈宝兴这提议,李明豹摇头说道:“不行,这真不行。本来这个前传就不多,后面的都还没有写好,过两天我又要去新的剧组,时间上根本没有多少空余,还是等我什么时候有空了,再把这昆仑一块写出来,到时候也好给稿子。”
很明显,这是李明豹的托词,他的这些书,压根就是抄袭,时间空余不空余的,实在没太大的关联。之所以把这书拿出来,就是为了钓沈宝兴的胃口,而现在既然达到目的了,自然也就收手了。再说就算《铁血天骄》连载,也不是现在,在一个新人的阶段,即便是书再好,也会被人压价,就更别说精明的金庸先生,不压价简直天理难容。
等到《明朝那些事儿》火了以后再谈这个书的问题,那样主动权才能到李明豹的手里面。
第17章 集结《上海滩》
等到沈宝兴闷闷不乐的回到明报,见了金庸以后,才忽然说道:“哎呀,我上当了,这个李明豹,还真不是一个省油的灯!”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沈宝兴这个时候也明白了之前李明豹的那翻话的用意,所以忍不住有些气闷。
“宝兴,你上了什么当啊?”金庸很少看到沈宝兴这样把表情写在脸上的模样,所以即便他平日说话很简介,但这个时候也开口问道。
听到金庸先生这样问,沈宝兴也不客气,当即就把这次和李明豹见面的情况给金庸说了一遍。等到沈宝兴说完,金庸先生又问道:“那本书真的能有那么高的评价?”
“我还能开玩笑么?要不是在他的案头上看到那小说,我还以为是查先生你的新作呢。这小子,就挖坑了。看来对于我们明报的价码,是真的有点怨言。”
“不碍事,那么多人都有怨言,也不差他一个。但你也注意一下出版的问题,要是《明朝那些事儿》能够出版,你就早些给他办,多少也算是个人情,听你这么说,这个李明豹应该是缺钱,那我们就早点把钱给他,要让他知道我们明报的信誉。至于报酬的事情,等到他这本《明朝那些事儿》出来以后,看读者反应,再酌情处理。”金庸在办公室里面,定下了自己的调子。
一个强大的人,能很大程度上避免外界的风言风语,任凭清风拂山岗,明月照大江。很明显,金庸先生就是这么一位人物,别说仅仅是一个从未见面的李明豹,即便是倪匡要加稿费,那也是两个字回答:“没门。”
原本仅仅是拖延时间的一个借口,没想到过了两天,李明豹就真的一点时间都没有了。之前他向王添林要《上海滩》助理编导这个位子,为的就是锻炼自己的能力。虽然那份记忆当中拍电影的过程相当的清晰,但用到这个年月的香港,就相当的不实用。
首先就是摄影设备这些东西,要在后世的大陆,摄影设备这些东西,即便是个小公司,也能拿得出来,甚至不靠公司,单单租赁,都可以弄到很多东西。而这年月的香港,可没有那么方便,摄影设备别说是租赁公司,就算是一般的小电影公司,都没有自己完整的东西,他们拍电影都得外借。
当然,由于《上海滩》这部戏是添林叔要拍,对于刚刚做出了大成绩的添林叔来说,在无线设备没有任何问题,这点是相当的省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