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如是。一时佛在毗舍离城奈氏树园。与大比丘众八万四千。菩萨十万四千人俱。普皆大圣玄鉴通达……”
“……若见众生生恶趣者不怀恐畏。见诸上士观如众佑。亦不有二常若一心。若见有杀盗淫泆。妄言绮语嗜酒愚乱。嫉妒恚痴斗讼彼此。心执邪见非常言常。悉当平等无增减心。莫见戒具受上福。报施受大福。亦复莫云我今护杀延寿无量。亦莫相轻我相好胜教诫殊特。彼人卑秽凡夫朋党。除去七慢十二无记。是为五十五事。当念修行。佛言执志……”
随着悠扬的佛音响起,卫修的声音逐渐悠扬而浑然一片,低沉而聩耳,再渐渐的似乎连声音都听不见了,只觉得整个人无声无息间落入母胎羊水之中,温暖祥和。
看到卫修念佛,本来吃惊的安琪儿,眼睛逐渐控制不住的闭合起来,沉浸在这片无形音律声波的海洋之中。
声波无形,蔓延而开。
于是一位虔诚的信佛老人被吸引,被感化,盘膝落座,享受罕见佛音。佛音不断,被吸引的人越来越来,出乎意料的被吸引而来的莫不是静悄悄坐在周边,而非拍照打扰,这一刻,似乎所有人慧眼大开,识得这是好东西。
第四百四十六章 共鸣
科学其实是一门很接地气的学问,至少凡人可以用它解释太多太多神学、玄学所解释不了的事物。
就比如这佛学中神秘的禅学、道学中的打坐静修,西方人更喜欢将其统称为“冥想”。这些在以前那就是宗教专利,唯有虔诚者,才可以修行。又因为在修行中获利而被归于“神”之功劳,殊不知与神又有什么关系?
美帝里克·汉森博士以及理查德·蒙迪斯博士曾在多部作品中阐述“冥想”对大脑的作用机理,并以一种科学的语术告诉大家,普通人其实也可以冥想,也可以通过冥想后天改造自己。
在现代冥想学中,前半部分的修行与华夏初级气功修行很像,修的都是敛气静神,然而随着冥想的深入,对大脑的催眠暗示越来越深,就会进入佛学禅之境界,让大脑释放出一种特殊的脑波,净化的不仅是大脑,对于身体也有着极佳的促进作用。
就比如此时卫修的行为,很显然已经进入现代冥想学极为高深的境界,也就是佛学中禅之境界,其大脑在探索者的辅助下散发出来的伽马脑波,振幅之强,近乎达到“风雷”之效果,当是普度众生。
念佛一旦进入状态是一件很令人痴迷的事情,卫修这一念,便完全沉浸其中,甚至就连探索者都默认这种对宿主极佳的状态而进入一种防打扰状态。
那肉眼不可见的脑波渐渐似乎与佛音融为一体,向外辐射而去,越来越多的人听到这佛音被感化的盘膝坐下静静聆听。
人越来越多,越来越多,多得浅草寺这一隅弹丸之地逐渐被挤满。
浅草寺信徒们惊动了,游客们惊动了,最后就连浅草寺的僧侣也被惊动了,整个浅草寺都被惊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