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博洋是东星集团在沈飞招募来的涡扇6改的材料研究员,四十出头,属于航发材料研究小组的骨干力量!
涡扇6系列发动机下马之后,他的生活随即陷入了困境当中,本来在中国航空界,材料领域就不是什么受重视的学科,如果受重视,中国航空材料也不会几十年一直磕磕绊绊的了!
搞材料的,总是没那些做表面功夫的容易出彩,他们属于在幕后默默奉献的一群人。而现在涡扇6下马了,连设计人员都不好过,更何况他们这些没有经费就搞不下去的材料研究员!
涡扇10发动机没有正式批下来,薛博洋正经的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的苦日子,在研究所无所事事,一个月的30块钱工资都无法保障,全家7口人,上有老下有小,中间还有从农村回城的儿女。
先前老实的薛博洋已经有段日子没领全30块钱的月工资了,他就在思考着要不要也学别人一样,去大街上卖茶叶蛋!
正当他苦闷的准备付诸行动时,东星集团的招聘人员找上了门,经过几次诚恳的沟通,薛博洋意识到自己的一身本领还是有单位需要的,但是停薪留职走出研究所,从此下海,这种决定也颇让他为难!
最后还是钱打紧,东星的招聘人员直接拍下5000块钱的安家费,并且向他承诺,两个孩子可以安排进入东星集团工作。
没等薛博洋考虑清楚,他的媳妇和娘老子就先答应了,他自己则摇头叹了口气,5000块钱,安排儿女工作问题,这么好的条件自己再矫情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他也早就听说过东星集团的待遇非常好,没想到原来是这么的好!真拍钱,真给解决问题啊!多少次托关系,想把儿女弄进研究所,或者别的什么单位都行,自己没解决的事情就这么轻易的解决了!
薛博洋也没有什么好说的了,简单的安排了下家人,带着高兴的屁颠屁颠的儿女,三人就这么来到了东星集团。在路上,他还想着,自己这一百来斤就算卖给东星了!
老实讲,薛博洋也没想到自己到了工作岗位上没多久,就被外派到了南非,而且自己的月工资也由原来的200块钱,一下子提高到了2000块钱!
2000块的月工资,在八十年代的国内也是绝无仅有的,或许也就国家领导能拿到这么多钱了,薛博洋暗想着。
但本地了解情况的技术人员却告诉薛博洋,现在东星集团的技术人员和一线高级技师很多都能拿到这个数,而且还有奖金和各种福利待遇,他作为外派人员还是带领技术小组的总队长,南非方面的负责人,这个工资水平实际上是有点低了,比照阿特拉斯的那些工程专家少太多了!
但是薛博洋并不在意,他的儿子和女儿都已经进入了东星集团下属的工厂上班,一下子就解决了家里的老大愁事,什么都没有子女解决就业问题重要。而且2000元的月工资他并不觉得少,自己还不知道这么多钱该怎么花呢!
何况在国外的飞机制造厂,他真正的接触到了很多国际先进的航空技术和理念,薛博洋刚刚四十岁出头的年纪,也正是出成绩的时候,接触到了国际先进技术对他本身的业务能力来说也有很大的提升,这是多少钱都买不到的!
南非提供的航电飞控等系统,林强生一方提供了涡扇发动机和相关制造技术,两方合作正好弥补各自的不足,还有点小互补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