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之后,明朝的学者们,也后来的清朝统治者们,也曾经多次下令,复制过这样的铜人。
比如厚爱,在明朝嘉靖年间,针灸学家高武也曾铸造男、女、儿童形状的针灸铜人各一具。
而现咱们故宫博物院收藏唯一一具明代针灸铜人,就是高武留下的,男童铜人,高89厘米,男童形状。
清代的针灸铜人是乾隆七年也就是1742年,清政府令吴谦等人编撰《医宗金鉴》时,为了鼓励主编者,就铸造了若干具小型针灸铜人作为奖品,后来都奖励给了那些主编者。
咱们国内最近发现的一些针灸铜人,大多都是这些清朝时期的复制品。
比如现在在浦海中医药大学医史博物馆收藏的一具,就是女性形状,高46厘米、实心,表面有经络腧穴,的清代作品。
现在在中国历史博物馆亦藏有一具针灸铜人,高178厘米,是晚清时期制造的,做工和宋代的天圣铜人,根本就没法相提并论,甚至和明清时期的仿制品都没法相比。
到了解放后,咱们国家的各家医学单位,都曾经想方设法的想要复制,这天圣铜人出来,不过效果都不太理想。
现在咱们国内市面上流行的仿铸针灸铜人,是金陵医学院和中国中医研究院医史文献研究所合作,于1978年研制的仿宋针灸铜人,现存中国中医研究院医史文献研究所。
是用青铜冶炼浇铸而成,胸背前后两面可以开合,打开后可见浮雕式脏腑器官,闭合后则全身浑然一体,高1725厘米,重210千克。
而且在1987年,河南开封的中医何保仪等人也根据历史文献,铸造针灸铜人一具,以图复原。
此外,现在尚有一些依靠现代科技制作的铜人,为了商业目的已投放市场。
而历史上真正的正统铜人制成后,就一直放在明朝的太医院中;明亡,铜人又继续保存在清太医院。
直到光绪二十六年也就是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慈禧太后带光绪皇帝和一行官员仓皇出逃,把偌大的北京城和包括正统铜人在内的众多珍宝留给侵略军。
联军在北京进行了数日的洗劫,等到他们撤离后,回到北京的太医们却发现,一直放置在太医院药王庙的正统铜人不翼而飞了!
之前太医院做过俄国军队的临时驻地,清政府曾派人向俄方索要,人家当然是鸟都不鸟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