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7页

国家现在下定决心要把中医扶持上马,中医的前景是无比光明的。但是,这条路是无比艰辛无比漫长的。

季望楼这个卫生部的部长,以及谢志坤等一些中医的老前辈,无疑对国家扶持中医的政策是有清醒的认识的。

从季望楼要搭建一个政策性指导的班子就可以看出,这些人是本着一步步稳扎稳打的策略,摒弃急功近利的思想,抱着长远发展的目标进行的。

这是一个充满挑战的庞大工程,季望楼,谢志坤这些老前辈,对林源不仅仅是信任,更是期望和厚爱啊。

林源想到这里,十分平静说道:“季部长,您希望我做什么?”

“呵呵,这就对了。年轻人,最美好的时光如果不做点具有挑战性的事情,那不是辜负了大好的青春岁月么?你马上回来,有件好事等着你。你在美国有事情,完全可以两个月后再回去嘛。”

林源本来是做好了迎接挑战的准备,没想到季望楼却说是好事,林源真想不出来,会有什么样的好事等着他。难道,是封官许愿么?他对这方面的事情,还这没有特别的向往。

“季部长,不能不透露一下,什么好事啊?”

“上级领导下达了指示,在中科院院士当中,医疗领域的人占据了不少的比例,可是纯粹的中医人院士比例,太低了,因此,中科院要吸纳一定比例的纯粹的中医人为院士,上级心中的人选是两个,谢志坤和王博渊,可他们两个都极力推辞了。”

林源瞬间百感交集,看来,国家这次对于中医的扶持是使出了前所未有的力度。中科院,也就是华夏科学研究院,能够进入其中当院士的,无不是华夏各学科领域的泰斗级别人物。

可以说,那里的人说出来的话,就是权威,连华夏不可一世的有关部门,都要充分尊重这些院士的意见。

中科院院士,是华夏民族的绝对精英,华夏建国直到现在,总共是产生了一千一百二十八人的大名单,目前健在的仅有七百二十四人。

其中数学物理部是一百九十一人,化学部是一百七十五人,地学部一百九十二人,信息技术科学部八十二人,技术科学部二百零四人,外籍院士五十二人。

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总共是二百三十二人。

华夏建国到现在,在将近七十年的时间里,华夏几代人将近二十亿的人口总量,才出了这些位院士,可以说这些人是百万中无一的精英中的精英。

再单独细分的话,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才二百多人,那是千万人中之一的概率,具体到中医人,那就是凤毛麟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