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家家教森严,认为学医之人,尝百草都不在话下,又怎能嫌弃汤药苦涩。
所以喻家的孩子,再苦再涩的药,都必须面不改色地喝掉
稍微露出些软弱不喜的表现,多半会挨两句训斥。
没想到如今却有人把自己当孩子哄。
杏干在口中滚了几回,是一种粗劣直白的甜,令药味偃旗息鼓,仿佛很快就消散了。
“很甜。”
他点点头,给了温野菜想要的答复。
喻商枝正式“过门”的第一日,从早到晚,风平浪静地过去。
温野菜给他打水洗漱时,说起了温三伢的病。
“几副新药吃下去,他应当会觉得比原先好些,不过这病不能急,需得慢慢温养。”
温野菜拧着手里的布巾,沉声道:“我知道,这么多年,也不指望三伢的病能大好,只要性命无碍就是菩萨保佑了。”
提起三伢,温野菜忍不住多说了几句。
“他生下来就和小猫仔一样,旁人都说这孩子养不大,后来长到一两岁,郎中只说他活不过三岁。后来大了些,又说他活不过五岁。可三伢争气,今年过了生辰就六岁了。去年身子好些时,还去乡塾里念了两个月的书,认了字,夫子夸他聪慧,跟我说若是一直念下去,指不定能拼个功名呢。可惜冬日天气渐冷,他身子又弱下来,发了几场高热,不敢再让他去了。”
喻商枝在一旁静静地听。
他坐诊的经验丰富,见过的病患没有一千也有八百。
久病之人,各有各的苦处,类似的故事,他也听过许多。
医者要常怀慈悲之心,这亦是喻家祖训里的告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