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着所有人惊讶的目光,苏葵微微一笑∶"其实我听了您刚才的报告,也有问题想问。"
她说道∶"您的作品里提到了从大陆到港城的这一群人中,有些人成为了难民,我也想问,造成他们悲惨生活的根源是什么?"
没等他说,苏葵就道∶"不过您刚才说了,命运只与个人有关,与社会无关。想来您以后不会在作品中把所有不幸都归结于社会了?"
张瑞山看着她,语气冷沉∶"你说我的作品没有价值?"
"我想我没有恶意,只是交流而已。"苏葵学着他刚才,非常有礼貌地微微躬身。
"您的作品立足于难民这一群体,描绘了他们穷困潦倒的生活,却在里面他们宣扬这是为了追求自由,为了民主,为了将来的美好生活,让他们怀抱对这种思想的期待,然而民主自由都未看到…
苏葵总结道∶"所以您的小说是立足于一个根本看不到的东西,里面描绘的民主自由的美好生活完全是您个人的幻想,根本就是一部虚幻的作品。"
"明明不存在的东西,您却在作品里大肆宣扬,在外大肆宣传,也就是说,除了宣传的作用,它同样毫无价值。"
大厅本来就没有声音,这下更是安静得可怕。
苏葵礼貌补充道∶"如果这就是您所说的价值论的话。"
她最擅长用别人的逻辑来打败别人。
张瑞山一时没有说话,只是脸上已经没有了表情,用锐利的眼神看着苏葵。
"很好。"他说,"你是第一个这样当面批评我作品的人,这就是你对前辈老师说话的态度吗?"
这次不用苏葵开口,徐志达就冷冷道∶"不,张先生,既然你们两人能一起站在台上作报告,那就不是什么前辈,她只是把你当作同行。"
"是啊,张先生。"徐奚年跟着补充道∶"如果你们不是同一层次,那你刚才凭什么跟她交流呢?"
他们算是把她的逻辑给当场用上了。
苏葵再次很有礼貌地说道∶"张先生,我对您的作品只是有一些疑问,权做交流而已。"
张瑞山不说话。
许久,宋万章站起来,笑着问∶"看来,这场论争是结束了?"
张瑞山一时没有说话,坐在座位上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刚才的论争非常精彩,苏葵同志作的报告也非常有意义。"宋万章出来总结道,"其实文学作品的价值不在于其形式,更重要的在于思想,在于情感.…."
"文学交流会的本质就是思想的碰撞,大家可以尽情发言,这理是越辩械明,思想是越碰撞越能有新发现。"
"现在还有哪位同志想和苏葵同志交流?"宋万章笑了笑,"要是没有,我可要请苏菜同志回去坐下了。"
刚才她上台作报告,说完还没下来,张瑞山就开始跟她论争,到现在还一直站在上面。
张瑞山一言不发地坐在那里,几位老师看着苏葵都是善意地笑笑,让她赶紧坐下。
交流会当然没有结束,苏葵他们的论争只是刚刚开始,他们还有很多问题要讨论,不过都不像刚才那样充满了战火。
作协的几位老师和港城的几位作家就谈起了目前两地文学形式的不同,探讨这种不同能不能有所借鉴。
没有张瑞山说话,气氛很是平和。
苏葵是下来了,但她刚才造成的影响却没有消退。很多人的目光都放在她身上,各式各样的眼神都有。
苏葵加入了作协的话题,他们这次交流很随和,不仅是作家发言,还会邀请前来参加的各界人士谈一谈他们的意见。
针对如何在港城进行大陆这种文化的学习,他们大部分都谈了谈自己的意见,只有少数几人坐在张瑞山身边的没有加入这个话题。
连谭惟伦都发表了自己的意见∶"我认为,既然苏小姐的作品在国内受到了广泛的喜爱,完全可以直接引入港城,相信也一定会成为人们喜爱的作品。"
这话引得张瑞山都看向他,眉头皱起。谭惟伦却好像没有察觉,反而是向苏葵道∶"苏小姐,如果您信任我,这件事情我可以……"
"谭先生,我想不必了。"徐志达看着他,又看看他旁边坐着的女人,眉头微皱,"这件事情我会负责。"
即便是被打断,谭惟伦也没有任何不悦,依旧彬彬有礼∶"既然有徐先生负责,那我就不插手了。"
他又对苏葵道∶"苏小姐,我们会暂时待在大陆一段时间,如果有任何问题,都可以来找我。"
苏葵淡淡道∶"感谢你的好意。我想就不用麻烦了。"
并没有因为他说的任何话态度有一丝改变。
他只是微微一笑,仿佛并不在意。
不过他的话也带来一个好消息,徐志达表态可以将这部小说引进。当然引进的小说肯定不止苏葵这一篇,他们如今已经讨论到了尾声。
苏葵只是中途出去一趟,就发现有人跟着自己。
"出来吧。"苏葵背对着,也不知道是在和谁说话。
没有动静。
"需要我指名道姓吗?"苏葵轻笑,"就是不知道是该喊谭夫人,还是周……"
她的话还没有说完,她身后拐角处就走出来一个人。
蒋美琴站在她面前∶"你是苏葵"?
显而易见。苏葵点头。
"清河大队苏永年家的那个苏葵?"
"是我。"
听她亲口承认自己的身份,蒋美琴看着她脸色复杂∶"你怎么会出现在京城?"
"我在这里上大学,当然会出现在这里。"
"你…….上了京城的大学?"
"准确地来说,就是京城大学。"
"你什么时候学会了翻译,什么时候成了作家…….还能在这样的会议上作报告?
可惜,苏葵只是微笑∶"我想我并没有跟你汇报学习成果的义务。"
蒋美琴看着她一时说不出话来,这真的是清河大队的那个葵花吗?她不仅考上了最好的大学,还成为了翻译,当了知名作家?
并且她以前是这个样子吗?
蒋美琴许久不见她,没有接受过程,造成的冲击力是最大的。
"你为什么会变得、变得这么……"一时间,她都不知道该用哪个词。
只是苏葵显然不会满足她的好奇心,只是道∶"人都是会变的,蒋女士。你不也变了吗?"
事实上,蒋美琴的变化更大,以前她在清河大队的时候,,原主见过她,她的长相艳丽,平时性格
却比较温和,只是很有些多愁善感。不过平日里看她一个人操持家里,大家都是理解她的。
只是谁能想到这个大家看起来温和的女人会做出那么惊天动地的大事。
现在苏葵见到的她,已经完全失去了以前那种温和,就是有那也是她拿来伪装的武器。
听见苏葵的话,想起自己从前的事,蒋美琴有些不自在∶"你早就认出我了?"
苏葵点头。
蒋美琴的语气有些冲∶"那你为什么不说?"
早就认出她了还装作不认识,难道是想看她的笑话吗?
"蒋女士。"苏葵说道,"我想我跟你并不熟,也没有任何叙旧的必要,你说呢?"
蒋美琴没有说话,就在苏葵说没事她要走了的时候,蒋美琴却忽然开口道;"你知道周建林吗?
真难想象从她口里还能听见这个名字。
"知道,一个大队的。"
蒋美琴想听的当然不是这个。许是这里只有苏葵一个能问的,错过了她可能很久都不会知道消息,她还是开口问道∶"他现在怎么样了?"
"再婚了,人怀孕了,大概三个月了。还有问题吗?"
被苏葵的直白震住,蒋美琴竟然一时说不出话来。
很久后,她问∶"他娶的人是谁?"
"大队长的女儿,苏梅。"
这个名字蒋美琴也是听过的,一时间有些怔愣∶"她不是在读书要考大学吗?为什么会嫁给建林?
她对苏梅的印象比苏葵还深,实在是吴莲英天天把她这个女儿挂在嘴边吹嘘,说她就是全大队唯个能考上大学的。
"这谁知道呢?"苏葵道,"也许是她觉得跟着他有前途?"
她仿佛只是随口一说,蒋美琴心里却有些不舒服,想起之前在广场上看见的那个人,心里也有了动摇,会不会他以后真的更有前途?不然苏梅那样一个能考大学的凭什么嫁给他带三个孩子?
对了,还有孩子。
"孩子.…那几个孩子怎么样了?"
她居然还会问孩子,不过苏葵看她并不是担心这个,而是想问一问他们和苏梅的关系怎么样,还记不记得她。
蒋美琴等着苏葵回答,谁知她竟然说∶"不知道。"
"你怎么会不知道?"
苏葵意有所指∶"我确实不知道他们心里还有没有惦记你这个亲妈。"
以前或许有,现在多了周平这个变数,谁知道呢?
蒋美琴被说中心事,有些不自在,一时也不说话了。
"没事的话我先走了。"
见苏葵要走,她最后说道∶"你见过我的事情,不要告诉任何人。"
"事实上,如果不是你来找我,我根本就没打算跟你见面,当然你的事情我也完全不关心。"
她的话实在太直白,虽然是她想要的,却仍旧让她不舒服。
"还有一件事,惟伦他对你.……"她点到即止。
苏葵同样明白,再次重复∶"我说过了,我对你们的事情完全不关心,希望也不要再来找我。''
蒋美琴看着她的背影心情复杂∶"最好是这样。"
然而事情却并不会按照苏葵希望的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