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赐宴,以煮土豆为主,每人两块,配盐。”
“另,徐光启很有眼界,在《农政全书》上点明土豆日后当有大用,这才提醒了朕。升他为礼部左侍郎,招入相府任职。还有王敦盛,献书有功,官升一级。”
于是乎,五天后承天门。
明黄伞盖下,朱弘昭拿着土豆蘸着盐,吃了起来。
正所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他是吃惯了土豆,李家姐妹有些难受,吃的比较慢,反而张嫣在一旁吃着,也是香甜。
台下大将军府的人有什么吃什么,都无所谓,战事紧急了连皮甲都会熬了下肚,土豆又算什么?
御史台的御史们再不干人事,也要立身要稳,毕竟干的是咬人的工作,立身不稳,咬上去极有可能被目标一脚踢断腰椎。
大明真正靠俸禄过日子的人,有,就是这些御史,不管有钱没钱,日子是出了名的寒苦。每月初去户部领俸禄,就这帮人冲的最快。
除了这两处地方的官员,其他衙门的官员就难受了。
上面皇帝蘸着盐吃的滋滋有味,可自己始终咽不下这种毫无滋味的东西,可你敢不吃?
还要装出一副感激涕零的模样,一副受宠若惊的模样。
史继偕吃了两口以胃寒为原由,不吃了,土豆这种番种,对他一个宁波人来说不算陌生,又不是没吃过。
朱弘昭在承天门门楼上,手里抓着一块捣散的土豆泥塞嘴里,目光看着下方将近两千的在京官员、武将、勋戚,其中表现最难堪的就是勋戚,明明吃不下,却吃的比谁都要快。
没法子,勋戚们真怕了。
他们看来新皇帝真的不讲理,他们已经被赶出朝堂军政核心,文官们被清洗那是活该,可自家发点小财又怎么了?又没扰乱法治、施政纲领,几次放血,家家都穷了…
“好吃?”
史继偕端着茶漱口,问一旁慢悠悠吃土豆的叶向高。
叶向高是广东人,扭头看一眼史继偕道:“福宁兵变,谁敢说不好吃?再说了,本相也是穷苦军户出身,这土豆百姓能吃的,本相怎么就吃不得?”
六月份,福建福宁因为欠饷原因,爆发兵变。
军士张天赐、王一经攻占城池,殴打克扣军饷粮秣的程姓同知,好在被巡按劝服,对峙了半月解决后,才上报京师。
与此同时,广州城因为米价过高,爆发大规模民变,乱民充入城中,打砸市肆,劫掠米粮。将广州城的知府,堵在知府衙门一顿狠揍。
两广总督胡应台都做好入京述职和报功的准备,出了这么一档子事就派巡按御史带兵去镇压。带去的是广东卫所军,这些人怎么可能和自己的老乡闹不痛快,眼睁睁看着钦差巡按被乱民在城门口一顿狠揍。
胡应台只得亲自出马,带兵镇压,斩杀为首者五人,才安定下这件事情。
然后,带着广东铸造的红夷大炮入京述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