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一章中兴大势(一)

大明宗室 孤君道 1465 字 10个月前

沈惟敬确实是一个传奇,功劳的确非常的大,可犯了欺君之罪。作为使者,又丢了大明颜面。

万历二十年,丰臣秀吉出兵十五万侵朝,渡海而来二十天的时间就拿下朝鲜首都。对于突如其来的十几万虎狼大军,朝鲜只组织了两次象样的抵抗,上阵的军队,一次仅仅八千余人,一次一万人稍多。正规军烂完了,还不如各地的义军打得好。

国王逃向鸭绿江,想要入境避难,并请求大明爸爸救场。大明准备派就近的辽军支援,以李如松为大将,但是当时李如松正率辽东军在宁夏平哱拜之叛,正到了关键时刻,马上宁夏战事一结束李如松便会率领辽东军会合南方调集的军队时刻准备入朝。

宁夏哱拜未平,需要拖延时间。兵部尚书石星东找西找找来了沈惟敬,也不知道是个什么出身。在石星推荐下,朝廷给他封了个不大不小的官,派到朝鲜战场上去忽悠日本人,拖延时间。

沈惟敬到了朝鲜后借自己天国上朝的特使的身份

,把朝鲜日本两方都给忽悠住了。他一方面安抚朝鲜君臣说天兵很快就会来救,一方面对日本将领不屑一顾的威胁,吓住了这些土包子,可谓是出尽了风头,把朝鲜局势给拖延下来。

接着李如松入朝,他带兵在朝鲜连战皆捷,收复平壤。但在汉城一带孤军深入,被日军包围。他处乱不惊,以三千辽东铁骑和精良的火器沉着应战,抵挡住了两万多日军的多次进攻,一直坚持到援军到来。

这次汉城被围也叫碧蹄馆之战,在日本被大书特书,宣称为碧蹄馆大捷;朝鲜史上称中朝联军以少胜多,也叫碧蹄馆大捷。李如松吃瘪,给了石星一个口实,打日本并非轻松之事,而且因宁夏之役国家财政恶化严重。于是,为节约经费明军才轮番入朝作战,也跟日本议和的事情便再次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这个时候其实双方都已经打的很艰难了,战线维持在汉城附近。丰臣秀吉还是极力要求继续进攻的,可是日军一线的作战部队和将领都已经疲惫不堪,而明军方面由于朝鲜政府松散的组织,后勤也遇到了很

大困难,别说就地补充,连朝军的军械都要大明来补充,也是这一次战役,使得朝鲜军备跨时代进步了三个世纪。

说出来别笑,朝鲜的火器有天地玄黄四个级别,十分酷炫。火炮填装的不是弹丸,而是大箭…非常的先进,唔,类似加农火箭炮!

射程威力,大明文人这边对红夷大炮的描述是一炮下去糜烂十里,朝鲜史书的对天字号火炮的描述则是过百里…

这个时候石星也希望见好就收,谈判对于双方都是一个可以下的的台阶,谈判代表的人选肯定是沈惟敬。

谈判初期,日军先是主动让出了已经被他们蹂躏成废墟的汉城。之后丰臣秀吉提出了七个不切实际的条件如割让朝鲜四道、明日通好等等。沈惟敬一一答应,答应后他并没有如实汇报,而是报告说他已经说服日方。

万历二十二年腊月,日使者内藤如安前来兑现承

诺。年末,石星提出了真正的条件:日军撤退、封丰臣秀吉为王,永不侵犯朝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