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八章归奇顾怪

大明宗室 孤君道 1847 字 10个月前

十九日,乡民将董其昌建在白龙潭的书园楼居焚毁,还把董其昌手书“抱珠阁”三字的匾额沉在河里。

甚至当时的坊间传闻其“拥有良田万顷、游船百艘、华屋数百间,成为松江地区的首富。”以此煽动乡民仇富心思,并间接给动手人的壮胆。因为董家真有这么多钱,那说明董其昌做官时不干净,抄了也白抄。

全都是假的,作为世交,与董其昌是忘年交的袁枢很清楚一切。董其昌当时是以湖广提学副使这类学政官的身份中途退休,与传闻其拥有良田万顷、游船百艘、华屋数百间,成为松江地区的首富这类说法,根本不搭边。

董其昌只是个艺术家,算不上实干家,在朝廷地方时只在翰林院、学政、礼部这类清养衙门打转转,干的是清流,又不是浊流地方实权位置,想捞钱也没门路啊!

当时的官员将此事向朝廷上报道:“因《传奇小

说》与生员范启宋父子争怨,各抱不平,遂开衅端。二姓越数百里赴职投状,而事外之人,辄从中鼓煽,构此奇变,狂生发难,恶少横起,董氏主仆之住房,一夕成烬。”

事后苏常镇三府会审的最终结果是:“诸生一时过信范启宋之词,以耳传耳,以目传目,忿激成仇,扬袂而起,五学若狂,秽词加遗,逞一时之意气,忘当机之隐祸,宜其有今日耳。”

当时主政地方的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南直隶王巡抚的奏章中肯,但没用:“今本院巡历兹土,遍访乡绅孝廉及诸父老,颇得其概。大都修隙本宦者,果有其人。而开风切齿者,遂拥至千万。虽云奇祸,实出无知,姑与维新,免其查究,合行晓谕。”

说白了,就是董家与范家因为过去的矛盾,在董其昌致仕后爆发,董其昌不做官了,范家觉得可以报复了。就收买说书人编造艳情三流到处诋毁董其昌,说这个老头子很能贪,现在功德圆满回乡享福,但人老心不老,于是两个儿子带着家仆强抢民间少女

供六十多岁的董其昌玩耍…

在有心人的利用下,三吴百姓也好,三吴士子也罢,都被人利用了,靠着煽动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群众力量大打头阵,这伙人混在其中洗劫了董府。

以当时董其昌的知名度,被洗劫时的本人字画、董家收藏的古董,就价值千万两。都被人洗了,洗了后还一把火烧干净。

十年前判定为士抄,革了七八名士子功名,打了一批人板子,将冲在最前的乡民抓了一批就完事了。至于追拿损失这类事情,官府则直接忘记了。

毕竟,当时党争激烈,谁都不愿意为了一个孤高的董其昌去得罪三吴士林;至于范家,也就那么高打板子,轻轻落下。

袁枢所谓的清查,就是搞范家。将范家弄死,用范家的血洗董家的冤。

党争激烈时,人人盯紧的是眼前事,以后的事都没时间想。现在党争平息,袁枢翻起董其昌的冤屈来搞名堂,朝中官员乐见其成。

谁也不想失势后,让一帮子土鳖三欺负。故而,袁枢株连的范围广一点,三吴士林叫屈,中枢这帮人也一副我很忙,我为国家社稷很忙的样子没空搭理…

袁枢在松江府杀的兴起,而近在咫尺的苏州府昆山县,与各处一样,士子都在讨论这件事。有的支持,有的反对,遇到了在这大冷天的吵不过,就挽起袖子打一架。

回乡的顾炎武,作为与袁枢有交情的人,很多人找顾炎武来摇旗呐喊为袁枢壮声势。

然而,年关将近的日子里,顾炎武与小时候的同窗好友,同岁的归庄驾着一辆牛车大冷天的远游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