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出宫,历来都不是什么小事。
三司都紧密关注着,前脚得知皇帝赐了崔呈秀御用玉器,相府内部认为崔呈秀极有可能成为第三代国相,一阵推敲后又得知县学学子与监生群殴冲撞天子车驾的事情,做着补救方案,忙的手脚朝天。
法司系统就简单了,为接受张献忠的述职做文案准备工作。
毫无疑问,张献忠的军功已经够得上功勋三转,降为两转是一件大事,必须要吓住张献忠,然后让他恐惧法司的时候,心怀庆幸的接受功勋二转的待遇。
至于将府,毫无动作。整个南京城,连街头青皮混子都被厂卫收编了,台城守将李成栋、驻军又是飞熊军,台城、国子监一线自开春起就因为科考而增强治安,谁能做出危害皇帝的逆事?
皇城,坤宁宫。
张嫣带着做好的小鞋子小衣裳来送礼,陪着李家
姐妹聊天,讲述生头胎的紧要之处。
坤宁宫四周,由秦良玉从重庆周边征召的山野女子组成的卫队岗哨严明,一切送进来的饭菜,都是这些身材普遍娇小、性格强悍的女子伴同,监督着膳房取材、加工、运输,非常的严密。
“启禀二位娘娘,懿安皇后,主子爷视察江岸工事,有感百姓艰难。故,祈福于山川坛。”
谈话的三人,脸色都是微变,张嫣挥退着太监,微微一叹也不知该说什么。
坤宁宫这边的压力的确不小,尤其是对皇帝来说,来什么不好,一来就是两姐妹同时怀孕,分身乏术该伺候哪个是一个问题。
更大的问题是,临盆在即选择带来的压力,这是谁先谁一步登天,谁后落入凡间的差别。未来的位置只能允许一个人,若同时生出两个男婴,真的是一场灾难。
按着档案说话,李幼娘才是正妻,理应加封为皇后。当初没有裁决下来,拖到现在看肚皮来裁决,压
力都不小。
当初李秀娘是选中的秀女假死逃脱,不敢抛头露面才把机会让给妹妹,李秀娘吃亏;可现在若她先生出儿子那就嫡长子,自然也会加冠为皇后。可曾经有正妻名分的李幼娘怎么想,未来李幼娘的孩子怎么想?
若继续李幼娘占得先机,那对李秀娘来说又是极大的不公平。
三个人都想维持和睦亲情,可选择太残酷,她们三人可以努力维持,未来的孩子能克制住?
住在一起,就会想未来,越是临近临盆期限,朱弘昭的压力就越大,所以就逃了。
宫里的杂务,一直是张嫣代为掌管,她自然有足够的途径知道一些事情。皇帝跑到山川坛,隔着秦淮河,还能干什么?
心中失落的同时,又是好气,又觉得可笑以及一点点可耻。
偌大的皇宫,竟然连个让皇帝留恋的女子都无,
还去秦淮上。她似乎能看到,秦淮上那些下贱女人满足之后,是以如何鄙夷的目光看宫里女人的。
这已经涉及到了宫里女子颜面,张嫣觉得皇后册封事情完毕后,应该即刻开启选秀活动,选秀活动已经拖了快五年。尽管心中不情愿,可这么拖着,事情进一步暴露后,必然满城风雨,有损宫中颜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