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照尘被他拉着穿过熙攘人群,只觉耳畔叫卖声、交谈声喧嚣响亮,四周灯火明明暗暗,华灯璀璨……全落在眼前俊秀的眉峰眼尾,只觉那道身影灼灼耀目。
时鹤春正琢磨哪种花灯好看,余光察觉到大理寺卿一味盯着自己,实在忍不住好奇:“又看什么——有事要说?”
秦照尘回过神,摇了摇头,只道无事。
如今他已有了他的时鹤春,万念皆足,诸愿圆满,哪里还有什么事。
时鹤春更好奇,低头看看身上:“我哪里不对劲?”
做鬼又不是一两日了,时鹤春身上穿的是大理寺卿烧的衣服,簪子是大理寺卿用一小截梅枝亲自削的,头发是大理寺卿亲自束的……就算有不对劲,那也是大理寺卿该反省。
“很对劲。”大理寺卿攥着袖子
,凝神摇头,慢慢学他说话,“好看,挪不开眼。”
时鹤春立时美滋滋:“那还用说。”
“……”秦照尘一向钦佩时大人的毫不客气,怔忡半晌,没忍住笑了。
平时严肃到不行的人,露个笑就难得,时鹤春立刻抓住机会,扯着小师父:“快,再笑一个。”
秦小师父十分听话,又笑了一个,牵住那只旁人看不见的手,走到时鹤春徘徊的那个摊位前。
大理寺卿攒了三年前,不动袖子里的银元宝,摸出碎银子,买下时鹤春挑了半天的两盏花灯。
五十万斤粮食,时鹤春给得毫不手软。两盏五十文的花灯,却叫这道身影纠结半晌,难下决断。
大理寺卿深刻反省,是否这几日又犯了旧病,又拿“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种唠叨来磨时小施主的耳朵。
其实不是,时鹤春就是喜欢挑东西。
那两盏花灯都漂亮,寓意也都是叫人喜欢的吉祥话,一盏是“天下太平”,一盏是“喜乐安宁”……时鹤春一时还真没想起两个都能要。
大理寺卿这事办得不错,当赏。时鹤春往他怀里抛了盏喜乐安宁的花灯,流苏摇摇晃晃,灯影摇曳:“拿着,别松手。”
秦照尘将这一盏花灯拿在手里,时鹤春替他拿了“天下太平”,因为总不好让无辜路人看见一盏灯自己飘,就跳进大理寺卿怀里。
左右秦王殿下怀里已经抱了一堆年货,多抱一只鬼,也沉不了多少。
秦照尘走在人群里,低头看逍遥靠在自己怀中的时鹤春……他甚至忍不住想,或许对时鹤春来说,做了鬼,比做人时轻松自在。
赖在他怀里、漂漂亮亮的小仙鹤,身上没什么地方牵扯着难受,两只手灵巧至极,轻而易举就将花灯的红穗打成同心结。
那些伤痕不见了,仿佛连过往的创疤也消失,时鹤春每天都高兴,每天都开心,发现路旁有卖腊八粥的,就一本正经扯小师父的袖子。
“买两碗,弄个食盒带走。”时鹤春出主意,“我带你去好地方。”
大理寺卿依言照办,拎着那个装了粥的食盒,按着时鹤春指的路穿过人群:“九皋阁?”
时鹤春奇了一声:“这也能猜出来。”
秦照尘点了点头。
这是京城最豪奢的酒家,他其实知道,这是时鹤春藏在京里的产业之一。
他也知道,时鹤春心情烦闷到极点、身上难受到不行,又不想被他找到的时候,就会进去躲着。
本朝不准三品及以下官员入酒楼,大理寺卿进不去,被拦在门口,看那一盏彻夜亮着的孤灯。
时鹤春还在诧异秦大人的明察秋毫,琢磨一会儿,忽然反应过来:“你不会现在还是三品吧?”
秦大人如实承认:“是。”
他对朝堂威慑,缘于律法,执法杀人,不在官职高低。
硬要说的话,大理寺卿这个官位从古至今,都是三品。
时鹤春:“
……”
秦照尘笑了笑,并不停下,只是温声说:“下官如今不想做贤臣了。”
时鹤春皱眉,抬头看他神色——既非玩笑,也非赌气,秦照尘居然把这话说得相当认真。
“做一做。”时鹤春哄他,“咱们府上,好歹得有一个名垂青史,说出去多好听。”
秦照尘心说那也是“神仙恩公”名垂青史,他这一份传记没能带去地府,难道还不能略作删减,将时鹤春的功绩拿去折磨史官。
“青史论迹,贤臣论心。”秦照尘说,“在下如今心里觉得,喝粥重要,进一进酒楼也无妨。”
时鹤春第一回被和尚的歪理诘住。
但做了三年的鬼,不止喝酒喝茶,也已能吃些东西……他好些年没喝过腊八粥了。
的确很想喝腊八粥的时大人,尚未想出回击,已被大理寺卿和一堆年货一起从容抱着,进了京中最豪华气派的酒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