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林军数万“飞骑”,常年驻扎在宫城北面的禁苑里,因此称为“北衙”。他们并不归朝廷调遣,而是直属于皇帝本人。当然,皇帝本人自然不可能亲自带领这些人马,还是得靠左右羽林大将军和左右羽林将军具体指挥,带领羽林飞骑宿卫宫城。此外,皇帝还统辖着一支一千人左右的近卫军,被称为“千骑”,直属于控鹤监,和羽林飞骑互不统属,是皇帝日常出入宫禁的护卫部队。
要发动政变,控制宫城,除非像当年的太宗李世民那样靠着秦王府的五百个人把整个禁卫军给挑了,否则势必要依靠北衙的禁军们——不是羽林飞骑,就是近卫千骑。而两者当中,羽林飞骑实力更强,与女皇的联系更薄弱,是更为适合的选择。
策反女皇直属的羽林飞骑,这事谈何容易。但张柬之却不慌不忙,像是早有准备,拉来他早已经安排好的右羽林将军杨元琰。在荆州城外的长江上,张柬之曾与杨元琰有过推心置腹的谈话,这些话一直在他们的耳边不断回响。一年前张柬之刚刚成为宰相,便安排杨元琰担任右羽林将军。任命之时,张柬之意味深长地对杨元琰说道:“杨君还记得当年我们在江上说的话么?这一个任命,可是非比寻常的!”
话不用说太多,点到就行。张柬之清楚,杨元琰也清楚,一切尽在不言中。
然而羽林飞骑的总指挥,是羽林大将军李多祚,这个靺鞨族的蕃将是个耿直的汉子,女皇看中他人品忠实可靠,二十年来一直让李多祚宿卫宫城北门这个皇宫防务最为重要的位置。李多祚在羽林飞骑中威望极高,要控制这支禁军,绝对绕不开这个靺鞨人。
张柬之决定亲自说服李多祚。他找到李多祚,只问了他一个问题:“将军如今的富贵,是谁带给的机会?”
李多祚沉思良久,流着泪说道:“是天皇大帝啊。”没错,当年的李多祚只是靺鞨人中的一个酋长,是天皇大帝李治给了他建功立业的机会,还赐姓李氏,让他一路飞黄腾达。这样的知遇之恩,李多祚不敢忘记,这份恩情在他心中,远远超过了后来女皇赐给他的爵禄、官衔以及任何其他荣誉。
张柬之继续道:“如今大帝的两个嫡子,被张氏兄弟那两个竖子逼迫,陷入险境。将军难道没想过要报答先帝的恩德么?”
李多祚被说服了,向张柬之拜道:“如果这事利于国家,听凭张相公调遣,在所不辞!”他向着张柬之指天发誓,若是有负于大帝李治的恩泽,就为天地所不容。
就这样,二人商议妥定,张柬之寥寥几句话便说服了李多祚。之后的事情就简单了,张柬之与李多祚安排桓彦范、敬晖、右散骑侍郎李湛分别担任左、右羽林将军,统领所部禁军。
羽林飞骑的人事调动极为敏感。左右两军分别配置了一个大将军和两位将军,如今基本上被张柬之的人占满了,这件事很快引起了张氏兄弟的警惕。于是张柬之做出了一点妥协,将右羽林大将军改由武氏宗室的建康王武攸宜重新担任。武攸宜是女皇比较看重的一员武氏子弟,对张氏兄弟来说是个可靠的伙伴,他们的疑虑这才得以打消。
但女皇不知道,张氏兄弟更不知道,武攸宜也同样被策反了——不只是武攸宜,还有武攸暨、武三思等其他武氏宗亲,都已经和亲唐势力达成了默契。这是一场秘密的大串联,女皇的亲属和臣子们联起手来,诛灭张氏兄弟,还朝廷一个清白。
太子李显是张氏兄弟犯下罪行的苦主,他的一儿一女,全都因为张氏兄弟而被迫自尽,李显和他的儿女们自然对张氏兄弟有着血海深仇。所以当桓彦范、敬晖秘密地谒见太子,将他们合力逼迫张氏兄弟的计划陈述给李显时,李显立刻表示赞成。
这时,担任灵武道安抚大使的姚元崇回到了神都,张柬之、桓彦范等人听到这个消息,相视一笑。对他们来说,姚元崇的回归,意味着时机已经完全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