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黑子连忙站起来:“老大人容禀,小子当年还是小兵卒一个,跟在将军后面喂马的,曾经见识过老大人的风采!”
老人哈哈一笑:“算是故人又相见了。”
老人又看着李球道:“你家三爷爷可好?”
李球连忙施礼:“回禀老大人,托您的福,三爷爷身子骨很好,只是家族里的事情,管的越来越少了,他老人家经常提起您,希望有机会再见到您。”
“建宁李氏有福啊,前有你三爷爷,后有兴亭侯,又娶了一门好媳妇儿,这李氏啊,一代更比一代强了,甚是惹人羡慕咧。”
李球连称不敢。
等到王伉看向黄崇时,却是一阵沉默,场面十分尴尬。黄崇父亲黄权投魏一事,本就是蜀汉政坛最难以启齿的一桩丑闻,私下里随便怎么说,但一旦拿到台面上来,还真不知道怎么说才好。
黄崇的脸早就憋成了猪肝色,端起一碗酒,恭敬地举过头顶:“郡守老大人放心,黄崇此一生,定不负蜀汉!此誓,至死不休!”
王伉感慨地叹一声:“好儿郎,该当如此!”说着,老大人单独和黄崇干了一碗。
王伉的年纪已经很大了,这也就是在蜀汉南中这特殊的地方,根本就没有什么致仕一说,只要你能干,就一直干到死为止。
就拿南中庲降都督府的都督来说吧,第一任都督邓方,任期七年,卒于任上;第二任庲降都督李恢,任期十一年,卒于任上。
官员终身制,在南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为什么呢?
因为蜀汉的南中政策便是“纲纪粗定,汉蛮粗安”即可,南中来 任职的官员,军事能力要有,更重要的,要会处理蛮汉关系。而像王伉这样的“老南中”,一日不死,一日不休。
这是蜀汉的政策所决定的。
当然,其中也有人才匮乏后继无力的原因导致。
晚宴后,王伉独邀沈腾于郡守府中散步。
王氏族人很少,偌大的郡守府因此而显得异常幽静。另有老大人专门下令,不让人来打扰自己,所以,就更加显得幽静,甚至有些寂寥了。
院中大树若干,粗竹成林,夜风阵阵,叶声沙沙,更有虫鸣闲落期间,小径边的树上,偶有灯笼悬挂,灯光并不明亮,整个夜晚就如梦如幻。
“老大人好雅致啊。”站在一片竹林旁,沈腾抚摸着粗大的竹竿,不由得感慨道。
“竹为君子,中空有节,寓意谦虚有度;结为气节,坚韧不拔。”
这个时代,虽然还没有所谓的竹兰梅菊四大雅之说,但文人好竹,却已是不争的事实。
老人呵呵一笑,“你这小子的说法,倒是有趣。”他也抚摸着一个如臂粗的竹竿,叹一句:“空长了这许多节啊,可有什么用!”
“老大人此言差矣。竹凳竹床竹竿竹筏,哪一样少得了这竹子?”
“你这样说倒也不差,但难上大雅之堂,更难为南中人民谋福利啊。”老人家忧心忡忡地说。
这个说法,沈腾倒也认同。
竹子是可做很多家具甚至生产工具,但南中处处有竹,人人唾手可得,所以,真正能够给人民换来钱财的,却不多。更因为此时交通不便,运输成本过高,这些山林的东西,在城市里即便很是珍贵,但因为运输成本的原因,能够出现在城市里的,少之又少。
市场需求很大,却也只是一个看似很大,而实际上,产地的人民根本赚不到钱。
沈腾忽然想起来后世的“麻将席”来。
他小时候可没有电,更没有所谓的电扇什么的,盛夏季节,人民基本上都是在外面地上铺上一个芦苇草席睡觉。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高级的竹排席子出现了,一块块的小竹片连缀而成,形如麻将,故名“麻将席”。
这席子一旦面世,顿时风靡一时,皆因为竹片本为阴凉之物,更兼块间有隙可以透气,所以,睡起来特别舒服。
“麻将席……麻将席……麻将……”沈腾的脑海中,顿时便有些许多念头涌上来。
但转念又一想,这麻将席也好,麻将也罢,其实同样属于没有什么技术门槛的产业,很容易就被复制了,风靡一时是可以的,但真正做到持久造福,则很有些差强人意。
王伉一直看着这年轻人,看他陷入沉思之中,也不打扰,只是手里挥动一个不大的蒲扇,不为扇风,只为驱虫。
昆明郡的冬夜,一样有许多小飞虫,尤其是有灯光的情况下,还不少。
飞蛾扑火,也扑人。
所以,老人家手里一直拿着一把小蒲扇,偶尔挥动两下。
南中。
夜色,撩人。</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