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培英觉得这个办法还靠谱一些,“那我就先回去了。牌子挂上了,今天肯定有村民会来看病,如果有啥事忙不过来,你再招呼婶子。”
李庸应下来,将她送出门外。
李庸把太元堂的牌匾重新挂起来,村民们的反应不一而足。
一如李庸回来的那天人们传的闲话,若不是在城里混不下去了,但凡还有点追求的人,都不会选择回农村扎根。
除了槐嫂子,没人相信李庸是回来报恩的。
太元堂牌匾下的门洞大开,陆续就有村民来到桂花树下,却没人跨过那道门洞去寻李庸看病。
除了相熟的人,大家对李庸的医术还是持保留意见的。
“李老憨,你那腿上的脓包都快烂了,不去寻庸哥儿瞧瞧?”
有个微微驼背的老汉一瘸一拐地走过来,村民们打趣起哄地喊起来。
老汉叫李老憨,本名李全根,村里的五保户。
年轻时好吃懒做没能娶上婆娘,到老了一个人孤苦伶仃。
偏生又是个好吃的,前几天跑去堰塘里钓鱼,结果鱼没钓着,反倒一鱼钩扎小腿上扯掉了一块皮肉。
他自己鼓捣了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涂在伤口上,血倒是止住了,只是隔天伤口就发炎灌脓了。
“我才不看咧。早上起来才把脓包挑了,过几天就能好。”
李老憨挤到磨盘上,说着还撩起裤管给大家展示他自己清理后的成果。
伤口不大,却是烂糟糟的,有两个胃子弱的女人,看了一眼就干呕起来。
“清泉家的,咋呕起来了?莫不是有了?狗日的清泉厉害咧,还能让你这头五十多的老牛回春。”
李老憨打趣,惹得李清泉的媳妇跳脚就骂:“狗日的李老憨,头顶生疮脚底流脓,说的就是你这种坏种。张嘴就胡咧咧,你就不怕这条腿彻底瘸了?”
李老憨满不在乎地道:“瘸了就瘸了呗。正好就懒得下地干活了,以后饿了就到你们各家各户门口一躺,就不信你们不给口吃的。”
李老憨的厚颜无耻惹来村民们一阵叫骂。
“狗日的你就尽想好事,怕不得美死你。”
面对叫骂调侃,李老憨一副虱子多了不怕痒的惫懒。
有实在的村民善意提醒道:“李老憨,你这腿又肿又灌浓的,还是找庸哥儿给看一看吧。就算庸哥儿只学了李老太爷一点皮毛,处理你这种伤,应该还是没问题的。”
李老憨板直腰板道:“老子跟你们这些憨货可不一样,我可从来不怀疑庸哥儿的医术。那娃子打小就聪明,咋可能学不好医术?”
有人起哄道:“相信庸哥儿的医术,那你不进去看伤?”